当前位置: 首页 > 体育

通缩来了,现在手握大量现金的人,已经在偷偷乐了,原因有这4点

今年五月份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降息,各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随之下调,那是否意味着自己存在银行的钱会因为跑不赢通胀和持续贬值呢?

大部分人都有如此认知,却不知道一个残酷的真相正在上演!事实上当前最保值的资产不是黄金、股票和房产,反而是自己手中的现金储蓄。



到现在都没有进行投资,没有买房买车,手握大量的现金的人已经可以开始偷着乐了,原因有如下四点!

一、PPI下降,房价下降

据统计,2025年4月份中国PPI(生产者价格)指数环比下降了0.4%,同比下降2.7%,这意味着未来五年的钱会越来越难赚。



很多人在降息的大潮下将储蓄投向了黄金、股票、基金、房地产市场,以此让自己的钱保值增值,但相反现金才是最保值的资产。

这听起来有点反常识,我们常常认为钱放在手里会贬值,因为过去几十年的高通胀给我们灌输了一种观念,钱存手里等于损失购买力。



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考虑存款利率和通胀的关系,仔细计算一下会发现,大部分时候的的存款利率和通胀的差额是差不多的。

举个例子,2016到2020那几年存款利率很高,很多商业银行三年期存款能给到4.6以上的存款利率。



但那几年的通胀水平也是最高的,物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涨一些,猪肉最高价格都涨到三四十元,房价在那几年也迎来了飞速暴涨。

居民对通胀的实际感受是高于官方数据的,总之一切商品都是“贵贵贵”,而这几年存款利率走低了,但通胀也随之走低了。



像现在的银行,三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不到2%,但是通胀率也在随之下跌,甚至开始出现通缩的苗头。

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市场变化,会发现现在的“钱”比以前更加“值钱”了,就拿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来说。

曾经高高在上的房产价格如今直线下跌,深圳一些楼盘的价格从每平米8万元跌到4万元,上海的豪宅区也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。



再看看月供,随着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下调,居民贷款负担也变得轻松了不少。

二、高端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

汽车行业同样面临极大的价格压力,特斯拉疯狂降价,比亚迪紧随其后,连燃油车也为了清库存而打出空前的折扣。

买手机、家电也能享受到国家补贴,甚至连苹果都开始频繁调价,其降价力度可见一斑,这意味着购买这些高端消费品越晚越赚。



至于居民的“菜篮子”,肉菜价格保持稳定,甚至有些品类的价格在不断下降,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刚性消费品。

这些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下降,意味着市场通缩,在通缩环境下,只需要保持现金的持有,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富有,因为能购买的东西越来越便宜。



三、利率将持续走低

央行为了刺激经济,就会降低利率,鼓励大家花钱,鼓励大家贷款,中国目前就处在这个阶段。

有人说,央行一再降息是个阴谋,是想把大家的钱从银行里逼出来,去消费,去投资,从而起到刺激经济的目的。



但阴谋这个词用的不准确,这不是阴谋,这是阳谋,因为央行的这一做法,就是其央行职能的本质,是人尽皆知的货币经济学策略。

其目的确实就是刺激居民去更多的花钱,更多的贷款。



当然我们作为个人,花不花钱、贷不贷款是一回事,央行也只能通过这些方法刺激经济。

如果央行的目的没有达到,通胀没有起来,那降息还是会继续,这时候情况就变成了大家挂在嘴边的,“你不买我不买,下次还能再降点。”



而处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,能不负债就别负债,因为“你不贷我不贷,下次利率也能再降点。”

四、投资风险过高

有人可能会反驳,银行存款利率这么低,现金还值钱吗?但大家要知道,低利率意味着连银行都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。

银行是市场上最聪明的玩家,拥有最专业的投资团队,如果连银行都不敢随便投资,更何况普通居民。



就拿股市来说,A股市场里投资金额少于60万的散户占了90%以上,而这些散户亏损的比例已经超过90%。

这就是残酷的现实,大部分投资者其实都处在被割韭菜的境地,一茬又一茬。

黄金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也不容小觑,黄金单价高,价格的剧烈波动让普通人根本无法掌握其中的节奏。



而至于房产投资,更是一个大坑,在过去几年中,让很多中产阶层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房价的暴跌。

中产阶层财富的蒸发恰恰是在这场房价崩盘的大潮中上演,房价大幅下跌,一些地方甚至腰斩,许多人的财富瞬间缩水。



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的住户存款增加了9002000亿元,那么为什么即便存款利率来到了“1时代”,居民的存款余额还在不断增加呢?

原因很简单,因为大家不敢消费,也不敢投资。

很多掌握大量资金的人,有专业的投资顾问、内部消息和资源优势,但即便如此,他们依然选择保留现金,这说明现金依然是当前最保值的资产。



如果市场上真的有更好的投资机会,这些人绝对不会错过,但他们选择了现金,意味着他们意识到其他投资渠道的风险过高。

有句话叫“富贵险中求”,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“富贵险中丢”,真正资金充沛的人非常厌恶风险,他们赚的是稳定而可靠的收益。



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经典话,“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要亏钱,第二原则是记住第一原则。”这句话揭示了投资的底线思维。

结语

换句话说,当经济形势发生剧烈波动时,财富的流动不仅改变了居民的实际资产,也深刻的影响了心理状态,促使市场产生了更多的不安情绪。



如今无论是日常硬性刚需品还是高端消费品,价格都在持续走低,PPI指数下降,银行利率长期看低,投资风险过高,不确定性增加。

因此综合这四点因素来看,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,手中实打实的现金才是让百姓心安和“祛焦虑”的稳定器。



[免责声明]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1、新浪财经 2025-05-26 《中美通缩警报拉响!普通人现在最该做的5件事,比存钱更重要》
2、平说财经张平 2025-06-24 《通缩来了,现在手握大量现金的人,已经在偷偷乐了,原因有这4点》
3、秒懂社保 2025-04-21 《2025年现金为王:通缩周期下如何守住财富?权威专家解析》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浙江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浙江新闻网 zj.newsfc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